制造业更加“亲民”引起铝板行业变革
依托互联网设计的装备变得越来越“聪明”专注需求定制的铝板产品变得越来越红火。未来,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。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产品的创造者。人头攒动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,不仅是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后的一个展示窗口,大到上天入海”小到端盘夹菜”也透露了一个信号: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和“钱景”不可估量。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”中国版“工业4.0规划的重要一环。互联网+”汽车、机床、工程机械等制造行业已引起变革。德勤报告显示,行业信息化领先者的收入创造效率和利润率分别高于行业平均46%和12%。另外,通过“互联网+”介入,令一些原本“高冷”5083铝板制造业变得更加“亲民”汽车领域,互联网+”不仅加速了汽车智能化进程,还催生了一批衍生品,包括车用APP,汽车金融、报废拆解等铝板后市场O2O,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比价成本。而在智能硬件领域,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等市场快速增长。埃森哲研究预计,未来15年,仅制造业就可借助物联网增加1960亿美金的累计GDP,而如果采取进一步措施,该数字有望增加至7360亿美金。比如,制造商可利用预测性分析工具来加强对设备的追踪、管控和维护,为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配置智能设备。重要的创造更具个性化的产品,从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。
尽管不如消费行业那么明显,但是由于互联网、大数据缩短了制造者和用户之间的距离,按需定制”工业领域也变得越来越火热。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企业总经理钱晖说:定制化、客户化制造,未来一个发展趋势。把我生产线技术结合不同的用户需求,就能打造成为不同的智能工厂。机器人是本届博览会上的一大亮点,三款服务机器人的展台处,新松机器人营销中心工程师许小刚告诉记者,相比大家比较熟知的工业机器人,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定制化更为凸显,比如在高端酒店、养老居家领域,机器人肯定是因人而异”地进行沟通和服务。德勤中国全国制造行业主管合伙人董伟龙认为,中国制造业正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+大众营销”工业时代,转变为以消费者主导的需求定制+大数据营销+参与制造”模式。相应地,企业经营需逐步从“企业导向”转为“市场导向”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更个性化、定制化的产品,更好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商业利润和市场价值。当前,国制造业已建成了门类齐全、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,规模跃居世界第一。但从制造大国与智造强国,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。业内人士认为,从工业1.0机械化生产”工业2.0电气和自动化生产”工业3.0信息化生产”再到当前的工业4.0定制化生产”构建标准体系,将解决发展障碍,推升市场预期。值得一提的这股浪潮下,市场预计未来智能制造领域的并购将更加活跃,并购方向更加多元化,特别是机器人、系统集成、数据处理和智能硬件,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并购目标。上海工业自动化仪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认为,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,但和国外相比还有不足,要注意不能一蹴而就。当前,仍需围绕整个体系建设、能力建设来推动发展,避免企业单打独斗。同时,作为企业自身,创新浪潮中也应量力而行,不要盲目跟风